馒头说

详细内容

六神磊磊:两种身份,一个江湖

馒头大师 馒头说 2016-06-22 22:23

写在前面:

 

1、几个月前吧,忽然兴起了一个念头:想写10个最有代表性的自媒体人。不写他们涨粉的秘诀,推广的心得,只写他们的故事。作为一个人的故事,作为一个被“微信公众号”所改变的,一个普通人的故事。然后出一本书。然后大家一起吆喝一下。然后把书的版税都捐了。

 

2、第一个想写的,就是“六神磊磊”。

 

3、聊完,写完,发现自己实在太高估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了——我根本没有时间去采访另外9个,并写成文字。虽然都已经和他们打好了招呼。

 

4、这篇文章,其实感觉写得很一般,本来想就此烂在硬盘里的,但发现,今天是六神被关小黑屋复出的日子,由此就想,要不就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,也算完成一下使命?

 

5、这篇文章写的时候,他还没有被关小黑屋,所以心境很可能会有所不同。至于被放出来后究竟有何思想改变,只聊,不写了。

 

6、因为各种原因,本文发在微信号,有几处删节(会标明)。

 

7、谨以此文,懂的。

 

正文:

 

 

六神磊磊:两种身份,一个江湖

 

“我不会喝酒。”

 

“不喝酒,金庸不是白读了?”

 

“那……好吧。”

 

六神磊磊举起面前的那杯清酒,和我碰了一下杯。一仰脖,一饮而尽。

 

放下杯子,他才看到我只是啜了一口而已。

 

“你大爷的,不是全喝光的?”他说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

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六神磊磊,很有可能会发现,他勉强可以算长得像个诗人,却一点也不像侠客。

 

“六神磊磊”真名王晓磊,江西人,居住在重庆,凭借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“六神磊磊读金庸”上品评唐诗和金庸成名。

 

“我一直在努力减少我的曝光次数,因为每露一次脸,就掉一次粉。”六神磊磊喜欢这样自嘲,可能他觉得自己并不像金庸笔下玉树临风的侠客。但他一般说这话的时候,旁边总有一批来自天南海北的女粉丝静静地等着,或求签名,或求合影。

 

六神磊磊5岁读书,但读金庸的时间不算太早,在初中。第一套读的是《神雕侠侣》,不仅是盗版,还是删节本,以至于杨过给陆无双解开衣服接骨的那一段,他当时根本没看到。多年后回忆起来,他拍着桌子,毫不掩饰自己的遗憾之情。

 

不过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还是让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,直到有一次,和班上几个“金学研究会”的骨干被班主任堵在教室里,搜出了“私藏”的金庸书。

那天的那个场面,倒颇有些江湖风范。

 

班主任要求他们几个写保证书,再也不看金庸,然后要”咬破手指头按手印”。咬了几下,没人能(敢)咬破自己手指头,于是一个班干部——六神磊磊特地强调是“班干部”——提议,用铅笔刀割。

 

那是一把又黑又锈的铅笔刀,六神磊磊至今还记得,第一个拿起刀的,是一个姓卢的同学。一刀见血,六神磊磊至今仍记得卢同学面色惨白,摇摇欲坠的样子。还好,惨淡至此,后面的同学自然就算了。

 

“可能老师还是觉得,阅读是一件没有意义事吧。至少以后养不活自己。”多年后,六神磊磊这样分析。

 

那什么是养的起自己的技能呢?喜欢读唐诗和金庸,六神磊磊高中没有悬念地选择了文科班。但有一次,老师找到了他,那段时间,六神磊磊的成绩确实非常差。

 

“要不你还是去理科班吧。文科学了没什么用,反正你也考不上大学。”老师摆出一种推心置腹的姿态,为了显示自己说的话有信服力,他还举了一个例子:“你看我弟弟,就去学了修摩托车,一个月2000元,挺好的。”

 

没有任何证据表明,看金庸耽误了六神磊磊的学习成绩,事实上,到了高三,在他所在学校,他的成绩名列前茅。

 

(此处考虑到各方面因素,删去259字。主要记录了六神坎坷的求学经历)

 

有一次,他喝完酒团在沙发里,忽然对我说:

“如果没有这个微信公众号,我是不是活得非常失败?”

 

 2

其实即便没有公众号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六神磊磊都不算个失败者。

大学毕业后,六神磊磊进的是一个令当时无数新闻学子都梦寐以求去的地方:新华社。

 

因为“新华社”这三个字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六神磊磊在公众号里,都很小心地隐藏自己的身份。但是,如果没有新华社在房山的一次封闭培训,也不可能有现在这个“六神磊磊读金庸”的公众号。

 

那次培训,六神磊磊和几个同事在闲暇时,都在讨论刚刚兴起的那个叫“微信公众号”的玩意儿。六神磊磊决定自己做一个,并取名叫“六神磊磊读新闻联播”,但后来寻思了一下,读“新闻联播”,要天天读,那就把自己给套牢了,倒不如还是捡起自己的爱好,叫“六神磊磊读金庸”。至于为什么叫“六神磊磊”,那是因为六神磊磊特别招蚊子,一到夏天,就浑身散发着“六神”花露水的味道。

 

六神磊磊曾说他这个名字取得太随意了,有点后悔。但现在回过头来看,“六神磊磊读金庸”这个名字远比什么“书剑恩仇”或“武侠天地”要取得好,让人过目不忘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六神磊磊可能自己也没意识到,他决定做这个微信公众号的时间,是2013年的年底,正好赶上了微信公众号兴起的红利期末尾。

 

“六神磊磊读金庸”的开篇作是《教主最不虔——读<笑傲江湖>之一》,但他的成名作,却是关于唐诗的。

 

那篇诞生于“杜甫很忙”时代里的文章名字,叫做《猛人杜甫,一个小号的逆袭》。在这篇文章里,六神磊磊用现代化但不做作的语风,以杜甫为线,把唐诗鼎盛年代的诸多顶级诗人都串联在了一起,第一次让不少人记住了“六神磊磊”这个名字。

 

当然,六神磊磊并不认同杜甫这篇是他的第一篇“爆款”,“爆款”应该是《金庸、古龙、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》。但在一些旁观者眼里看来,正如两篇标题所显示的那样,杜甫这篇文章的意义,在于让六神磊磊第一次意识到,原来枯燥且相对小众的唐诗世界,居然可以这样写,而且写出来可以有那么多人要看。而关于“爸爸去哪儿”的那篇文章,则揭示了像“六神磊磊读金庸”这样的纯文字评论号,如何能够持续地产生不让读者生厌的内容?那就是要紧跟热点。

  

关注“馒头说”微信公众号,阅读全文。

image.png


公众号:馒头说
邮箱:mentalmasterstudio@163.com








沪ICP备2023003457号-2


  • 电话直呼

seo seo